【苦大仇深的意思】“苦大仇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历史上遭受过极大的苦难和深重的仇恨。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旧社会中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尤其是农民、工人等底层群众,他们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统治阶级有着强烈的反抗情绪。
该成语不仅表达了个体或群体的苦难经历,还蕴含着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意味,强调了历史上的不公与压迫,并暗示了人们争取自由和正义的必然性。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苦大仇深 | 形容经历极大苦难,有深重的仇恨 | 源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及革命文艺 | 多用于描写旧社会受压迫者的悲惨命运,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
二、词语来源与背景
“苦大仇深”这一说法最早源于20世纪初的中国革命文学和宣传材料中,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被广泛用来描述广大劳动人民在旧社会所遭受的压迫与剥削。它不仅是对历史现实的概括,也体现了当时政治话语中对人民苦难的关注与同情。
在革命语境下,“苦大仇深”常与“翻身解放”、“打倒压迫者”等概念相联系,成为激励群众斗争的重要口号。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文学作品 | “他出身贫苦,苦大仇深,最终走上革命道路。” |
政治宣传 | “我们不能忘记过去苦大仇深的历史,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历史教育 | “农民的苦大仇深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民不聊生、水深火热、备受欺凌 |
反义词 | 幸福安康、安居乐业、无忧无虑 |
五、总结
“苦大仇深”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和社会意义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那些在旧社会中长期受压迫、受剥削的群体。它不仅反映了个人或集体的苦难经历,也承载了对不公社会的控诉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在当代语境中,虽然其政治色彩有所淡化,但仍可用于表达对历史苦难的反思与对人性尊严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