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地立心原文】一、
“为天地立心”出自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正蒙·诚明篇》,原文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表达了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责任,强调人应具备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历史使命感。
“为天地立心”中的“天地”象征自然与宇宙,“立心”则是指确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或精神核心。整句话意味着,人应当在天地之间树立起一种正确的思想、信仰或价值体系,以引导社会、规范人心,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
这一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后世的哲学、政治、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北宋·张载《正蒙·诚明篇》 |
原文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含义 | 表达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责任感,强调在天地间确立正确价值观,引领社会、规范人心。 |
关键词解释 | - 天地:象征自然与宇宙 - 立心:确立正确的思想、信仰或价值体系 - 生民:百姓、人民 - 立命:为人民确立生存之道 - 往圣:古代圣贤 - 继绝学:继承和发展传统学术 - 万世:千秋万代 - 开太平:开创长久和平的社会 |
思想内涵 | 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体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 |
现实意义 | 对当代社会仍有启示,鼓励人们关注公共事务、弘扬文化、追求社会和谐。 |
三、结语
“为天地立心”不仅是古代士人的精神追求,也是现代人面对复杂社会时应有的担当与信念。它提醒我们,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仍需坚守道德底线、传承文化精髓、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