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一生经历】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一生历经仕途起伏,诗文传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著称,被誉为“诗王”。以下是对白居易一生经历的总结。
一、生平经历总结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慧好学,早年便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他曾在科举考试中高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担任过多个官职,但因直言敢谏,屡遭贬谪。尽管仕途坎坷,他始终关注民生,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晚年退隐洛阳,潜心修道,最终在846年去世,享年75岁。
二、白居易一生经历简表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772年 | 出生于河南新郑 | 父亲为官,家境清寒 |
783年 | 11岁,随父迁居徐州 | 家庭动荡,生活艰辛 |
793年 | 21岁,考中进士 | 初入仕途,任秘书省校书郎 |
800年 | 28岁,任周至县尉 | 开始关注民间疾苦 |
806年 | 34岁,任左拾遗 | 直言进谏,得罪权贵 |
809年 | 37岁,被贬江州司马 | 因“诽谤朝廷”遭贬 |
815年 | 43岁,移忠州刺史 | 被召回京城后再次外放 |
820年 | 48岁,任杭州刺史 | 治水有功,政绩显著 |
824年 | 52岁,任苏州刺史 | 仍注重民生与文化 |
827年 | 55岁,任刑部侍郎 | 政治地位回升 |
844年 | 72岁,辞官归隐 | 退居洛阳,专心修道 |
846年 | 74岁 | 在洛阳去世,葬于香山 |
三、人生特点与影响
白居易的一生充满了起伏,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的诗歌风格朴实自然,语言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爱。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关心民生的政治家。他的作品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至今仍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此外,他对佛教的信仰也影响了他的晚年生活,使他在晚年更加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结语
白居易的一生,是才华横溢的一生,是忧国忧民的一生,也是坚韧不拔的一生。他的诗作与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