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学识问答 >

国泰民安解释及出处介绍

2025-09-30 20:04:00

问题描述:

国泰民安解释及出处介绍,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20:04:00

国泰民安解释及出处介绍】“国泰民安”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景象。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以下是对“国泰民安”的解释及其出处的详细介绍。

一、词语解释

词语 解释
国泰民安 指国家太平、人民安康,形容社会秩序良好、百姓安居乐业的状态。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国家治理有方、社会稳定、民众生活富足的景象,是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象征。

二、出处介绍

出处 内容 说明
《汉书·刑法志》 “天下安宁,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户足,人无夭折,国泰民安。” 这是“国泰民安”最早出现的文献记载,出自西汉时期的历史著作《汉书》,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富足的期望。
《后汉书·王符传》 “夫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国强,民安则国宁。” 虽未直接使用“国泰民安”,但其思想与之密切相关,强调了国家强盛与人民安定之间的关系。
现代文学作品 如鲁迅、老舍等作家的作品中也常以“国泰民安”作为社会理想或对比现实的表达方式。 表明这一成语在现代仍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现实意义。

三、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国泰民安”不仅是古代文人笔下的理想状态,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它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 政治稳定:国家政权稳固,政策执行有力,社会秩序井然。

2.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持续增长。

3. 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没有大规模冲突。

4. 民生改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

在当今社会,“国泰民安”依然是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向之一,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四、总结

“国泰民安”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和平、安定、幸福生活的深切期盼。从古至今,无论是历史文献还是现代文学,都不断强化这一理念。它不仅是对国家治理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通过了解“国泰民安”的含义与出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