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烛残年的意思】“风烛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到了晚年,身体衰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状态。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多用于对老年人的感慨或描写。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风烛残年 |
拼音 | fēng zhú cán nián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风烛残年,命在旦夕。” |
字面意思 | “风烛”指风中摇曳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指剩余的年岁。合起来比喻生命垂危、接近死亡。 |
引申义 | 形容人年老体衰,生命即将结束,常带有一种悲凉、无奈的情绪。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悼词等正式或感性的语境中。 |
二、使用示例
1. 文学作品中:
“他虽已风烛残年,却仍坚持写作,笔耕不辍。”
2. 日常表达中:
“母亲年事已高,风烛残年,我们应多陪伴她。”
3. 新闻报道中:
“这位老人一生坎坷,如今风烛残年,令人唏嘘。”
三、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风烛残年”的关系 |
残年余日 | 剩下的不多的岁月 | 近义词,强调时间不多 |
老态龙钟 | 年老体衰的样子 | 侧重外在表现 |
日薄西山 | 太阳接近西边,比喻接近灭亡 | 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 |
朝不保夕 | 早晨不能保证晚上能活 | 更强调生存的不确定性 |
四、总结
“风烛残年”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人步入老年、生命接近终点的状态。它不仅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也体现了对年长者的尊重与关怀。在使用时,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避免过于消极或伤感。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语的含义,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