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翻译及原文】《小石城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篇山水游记,属于“永州八记”之一。文章通过对小石城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本文将提供《小石城山记》的原文与翻译,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原文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之南,行三十里,得石城山。其山多奇石,如城郭之状,故曰“石城”。其上多松柏,下有溪水,清冷而深。余尝游焉,见其幽邃,怪石林立,若有所守,若有所待。余疑其为神之所居也。
或曰:“此地古称‘鬼市’,人罕至。”余笑而不答。盖山势峭拔,路险难行,非有志者不能至。然余独爱其奇,遂留数日,观其形胜,听其风声,心旷神怡。
山之东有潭,名曰“龙潭”,水清而寒,中有石如龙形,故名。潭侧有石桥,桥下水声潺潺,如鸣佩环。余坐桥上,仰视山巅,云气缭绕,若隐若现,恍若仙境。
余因感而叹曰:“天地之间,自有奇景,不为世人所知。惟有心静者,能得其妙。”
二、翻译
小石城山记
从西山往南走三十里,便到了小石城山。这座山有很多奇特的石头,形状像城墙一样,因此称为“石城”。山上有很多松树和柏树,山下有清澈而深邃的溪水。我曾经游览过这里,看到这里的幽深景象,怪石林立,仿佛有守护者一般,又像是在等待什么。我怀疑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有人说:“这个地方古代叫‘鬼市’,人们很少来。”我笑着没有回答。大概是由于山势陡峭,道路险峻,不是有毅力的人很难到达。但我特别喜欢这里的奇异景色,于是在那里停留了好几天,观察它的地形和风景,听着山间的风声,心情非常舒畅。
山的东边有一个潭,名叫“龙潭”,水清澈而寒冷,里面有石头像龙的形状,所以叫这个名字。潭旁边有一座石桥,桥下水流潺潺,声音像玉佩相撞。我坐在桥上,抬头看山顶,云雾缭绕,若隐若现,仿佛进入了仙境。
我因此感叹道:“天地之间,本来就有奇妙的景色,不为人所知。只有心境宁静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文章名称 | 小石城山记 |
作者 | 柳宗元(唐代) |
出处 | “永州八记”之一 |
写作背景 | 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所作,借景抒情 |
主题思想 | 赞美自然奇景,表达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
景色描写 | 奇石、松柏、溪水、龙潭、石桥、云雾等 |
情感表达 | 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疏离、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
语言风格 | 清新典雅,富有画面感,含蓄隽永 |
读者感受 | 令人心旷神怡,引发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通过这篇《小石城山记》,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柳宗元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能体会到他内心的孤独与高洁。这篇文章虽短,却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散文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