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不折不扣什么意思】“不折不扣”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完全符合某种标准、特点或要求,没有丝毫的折扣或偏差。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事物的真实性、纯粹性或完整性时非常常见。
一、词语释义
词语 | 不折不扣 |
拼音 | bù zhé bù kòu |
含义 | 形容完全、彻底,没有任何折扣或偏差;表示某物或某人是真正的、纯粹的、十足的。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事物的性质、特征等,强调其真实性、纯粹性。 |
近义词 | 完全、十足、彻底、毫无保留 |
反义词 | 打折扣、不完全、有水分、有所保留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不折不扣”最早出自民间口语,最初用来形容货物或商品的质量,意指“没有一点损耗或折扣”。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书面语成语,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如:
- 形容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子。”
- 形容事物:“这是一份不折不扣的合同。”
- 形容态度:“她对工作从不打折扣。”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说明 |
日常对话 | “他是不折不扣的学霸。” | 强调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没有任何水分。 |
工作场合 | “这份方案是不折不扣的创新。” | 表示方案完全是原创的,没有借鉴。 |
新闻报道 | “这起案件是不折不扣的腐败行为。” | 强调事件的严重性和真实性。 |
四、注意事项
1. 语气较强: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正式场合过度使用,以免显得过于主观。
2. 搭配得当:通常与“是”、“的”等词搭配使用,如“不折不扣的……”。
3. 避免误用:不要将其与“打折”混淆,两者意义完全不同。
五、总结
“不折不扣”是一个表达“完全、彻底、真实”的成语,常用于强调事物或人的纯粹性与真实性。它在日常语言和书面表达中都非常实用,但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搭配,以确保表达准确、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