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则翻译及原文】《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涵盖伦理、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其中“论语十二则”是后人从《论语》中精选出的十二段具有代表性的语句,常被用于学习和教学。以下是对这十二则原文及其翻译的整理与总结。
一、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序号 | 原文(古文) | 翻译(现代汉语) | 
| 1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说:“学习并经常复习,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 | 
| 2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做老师了。” | 
| 3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 
| 4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 5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 
| 6 |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东西,学习不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 
| 7 |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孔子说:“立志于道,依据于德,依靠于仁,游心于六艺之中。” | 
| 8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孔子说:“见到有德行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要反省自身是否有类似的毛病。” | 
| 9 |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孔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 
| 10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而言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 
| 11 |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常常忧愁。” | 
| 12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凋谢。” | 
二、总结
“论语十二则”涵盖了学习态度、修身养性、人际交往、人生理想等多个层面的内容。这些语句简洁有力,至今仍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它们不仅体现了孔子的思想精髓,也为后世提供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语句,我们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行为的指导。无论是面对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还是人生选择,都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结语:
《论语》虽成书于两千多年前,但其思想依然鲜活,值得我们反复阅读、深入体会。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十二则”的内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